肉牛产业技术体系组织专家深入一线指导防汛工作
6月24日至26日我省持续强降雨天气,肉牛产业技术体系迅速响应,组织专家深入一线指导防汛工作,把保障肉牛养殖安全生产和防范环境污染风险摆在突出位置。重点围绕肉牛养殖场(户)防灾减灾、设施安全、特别是汛期粪污处理系统(雨污分流)运行等关键环节,开展了一系列实地指导与排查工作。
针对汛期肉牛养殖场风险监测排查、应急准备、疫苗免疫、环境消毒、无害化处理等方面,肉牛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余波研究员组织编写并发放了《汛期肉牛疫病防控技术指南》。
6月24日,思南综合试验站岗位专家熊勇、何玲、杨廷韬一行3人到香坝镇、许家坝镇、鹦鹉溪镇指导汛期肉牛养殖安全生产和粪污治理工作,在思南牛原种场专家指出,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重点防范暴雨引发的圈舍坍塌、肉牛溺亡、粪污溢流等风险,要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确保消毒剂等应急物资储备充足。
6月25日,黔东南州综合试验站岗位专家卢世平和刘吉祥一行2人到贵州黄平县农博翔有限责任公司(谷陇长冲养牛场)、黄平金牛农牧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周正付养殖场等公司和养殖户开展汛期排查工作指出,要及时关注天气预报、气象通报等信息,加强场内水电管理,注意饲槽和水槽清洁卫生,避免误食发霉饲料和变质污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